- 淺談精密鑄鋼件的工藝流程
- 發布時間:
2021/7/21 點擊次數:1303
- 關于精密鑄鋼件的基本鑄造工序,我們總結了以下幾個流程:
1、依據不同形狀的產品做模具。模具分上下凹模辦法,經過車、刨、銑、蝕、電火花等歸納工序完結。凹坑形狀、尺度跟產品半邊一致。由于臘模首要用于工業蠟壓型運用,因此選用熔點不高,硬度不高、要求較低、價格較便宜、分量較輕的鋁合金資料做模具。
2、運用精密鑄鋼件的模具出產出大量的工業蠟實芯模型。在正常情況下一只工業蠟實芯模型只能對應出一只毛坯產品。
3、對蠟模周邊余量進行精修,去毛刺后將多個單一蠟模粘在(又稱組樹)預先準備好的模頭上,此模頭也是用蠟模出產出的工業蠟實芯模型(外形很像一棵樹)。
4、將已固定在模頭上的多個蠟模涂上工業膠水后均勻噴上一層細砂(一種耐火砂、耐高溫,一般用的是硅沙),此砂顆粒很小、很細,這樣能保證終毛坯外表盡量的潤滑。
5、在設定的室溫(或恒溫)下讓噴了一層細砂的蠟模天然風干,但不能影響內部蠟模形狀變化,天然風干的時刻取決于產品本身內部的雜亂程度,一般精密鑄鋼件一次的風干時間大約在5-8小時左右。
6、砂噴完并天然風干后,在蠟模的外表繼續上工業膠水(硅溶漿),并噴上第二層砂,第二層砂顆粒巨細要比之前的一層砂來的大、來的粗。噴完第二層砂后也是在設定的恒溫下讓蠟模天然風干。
7、第二次砂噴完并天然風干后,順次類推進行第三次噴砂,第四次噴砂,第五次噴砂等工序。要求是依據產品外表要求,體積巨細,自重等相應調理噴砂次數。一般情況下噴砂次數為3-7次。每次噴砂的砂粒巨細均不相同,一般后道工序的砂粒均較前道工序砂粒粗,風干的時刻長短也不相同。一般一個完好的蠟模上砂的出產周期為3~4天左右。
8、將已完結噴砂工序的精密鑄鋼件蠟模在烘烤工序前,再均勻涂上一層白色的工業乳膠(硅溶漿),以起到粘結和固化砂型,以及密封蠟模效果,為后道烘烤工序做準備。在完成烘烤工序后,還能進步砂型的脆性,便于敲碎砂層,取出毛坯。
9、烘烤工序將固定在模頭上、并完結噴砂風干工序的蠟模放入金屬密閉的專用烘箱里加熱(常用是燒火油的蒸氣爐)。因工業臘熔點不高,溫度大約在150゜左右,蠟模受熱溶化構成蠟水沿著澆口流出,這個過程即為脫臘。脫完蠟的蠟模僅僅一具空的砂殼。精細鑄造的關鍵就是用這具空的砂殼。(一般這種臘能夠重復運用屢次,但這些臘有必要從頭過濾,否則不潔凈的臘會影響毛坯外表質量,例如:外表砂孔、麻點,一起還會影響精密鑄鋼件產品的縮短率)。
- 上一篇:暫無
下一篇:優質精密鑄鋼件就在江山虎精密鑄造有限公司(圖)
- 返回新聞列表
久久精品女人的天堂AV_99xav_无码在线欢看不卡